岁末年初,意味着又是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来临。在这新旧交替时节,我再次背负了行囊,踏上了期待已久的广东深圳——湛江湿地考察之旅。
近两年,为工作缘故,利用闲暇或出差,考察湿地,尤其是湿地保护区或湿地公园,似乎成了出行的偏好。为此,两年多已独自参观、考察不少地方。虽然没形成考察报告,也没拍得艺术照片,但所到之处留下不少“到此一览”考察图片,不但记载了我“驴行”足迹,而且当过后再次拿出那些照片时,几乎每一次考察的情景都可历历在目。
第一次广东湿地考察已过整整两年。那是肇庆星湖湿地公差之后,顺便在珠三角地区考察了江门崖门口镇的规划中银湖湾湿地公园、江门新会依靠一棵榕树独木成林的“小鸟天堂”、广州万顷沙镇十九涌的在建新垦湿地公园以及深圳沙井镇海上田园的规划中国家湿地公园。
两年后的此次广东湿地之行,其目的地之一是深圳市福田区深圳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之二是湛江市霞山区绿塘河城市湿地公园,之三是湛江市湖光镇湖光岩国家风景区,之四是湛江市湖光镇与东山岛之间沿岸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考察上述湿地,是因其中四个特点:一是深圳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不仅是深圳高速发展中保留下的面积最大的,而且也是与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埔红树林仅一江之隔,并同属一个自然区系的自然湿地;二是湖光岩风景区的湖泊不仅是与我国长白山天池一样由火山口形成的湖泊,而且这种湖泊也属天然湿地类型之一;三是绿塘河城市湿地公园位于繁华市区中心,在城市污水沟基础上改造而成,兼具环境、休闲、景观功能的城市湿地;四是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目前广东沿海面积最大,但有些已被开挖渔塘的天然湿地。此行还专门顺道参观了久闻其名的开平碉楼,这碉楼据说最初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当地居民为防海盗、抢匪而修建的,现在已成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博物馆”。
一、深圳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考记
深圳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圳湾,是一九八八年批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连海滨生态公园,东接福田保税区;南侧临海,可隔海与香港遥遥相望;北靠市区,与繁华街道仅一路之隔。保护区东西曲线延伸大约长十来公里,南北宽处近一公里,窄处不足二百来米,面积大约三百七十公顷,由红树滩涂、苇塘水沟、基围虾池组成。由于深圳邻“港”的缘故,海边仍保留有边防岗哨和边防围网,保护区也正因位于海边而被围在边防线以里,这或许也是在深圳市高速发展二十多年后,这片湿地依旧能够保留至今的重要原因。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的存在,不但对保护滨海湿地生物,特别是对提供水禽栖息场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深圳过去及未来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穿行于天然红树林中,可以看到大量野鸭、鸻鹬、白鹭、海鸥等有知名或不知名野生水鸟,在林中、在树下、在水面、在河口觅食、嬉戏。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沿深圳湾海岸有多个生活污水向海排放的出口,这些污水在流经红树林后,其中许多固体污染物质,可以被拦截、沉淀在红树林内,有些有害成分甚至可以被红树林生态系统降解、吸收,从而起到入海污水得以净化,保持海水不被或少被污染破坏的积极作用。
此次考察,正见两台大型推土机在保护区内水塘边上施工作业,几辆重载汽车拉着满车泥土穿梭于两个作业面之间。不远处的红树上栖落或池塘底漫步的一群群白鹭,以及另外池塘水面上低飞的海鸥,彰显着保护区内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对和谐。据工人介绍,正在进行的施工是对原有虾池进行湿地恢复。恢复的目标是——退渔还湿还自然;恢复的方式之一是——用推土机和运土车,把虾池之间的塘基加固加高加宽;方式之二是——在新修的塘基上恢复植被。
从虾池与靠海一侧天然红树林之间早已筑起并有新修痕迹的堤坝来看,海水已不可能随着潮涨潮落,自由地出入于现在的虾池区域,因此计划的“还湿”也只可能恢复到不属于那里滨海特色的红树林系统以外的其他湿地,同时也会因景观环境的改善,而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为城市居民提供一处新的休闲场地。只是不知道,做这样的处理,对未来的天然红树林湿地的保护是不是真正的福音?
二、湖光岩国家风景名胜区
湖光岩国家风景名胜区,位于湛江市区西南二十公里的湖光镇,因是由火山口形成的湖泊,所以又被命名湖光岩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世界地质公园。据有资料介绍,公园面积二十多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两个多平方公里。虽然湖面仅占十分之一,但却是公园景观主体,也即公园是因火山口湖泊景观而著名的。
每年全国各地到湖光岩风景区参观的游客很多,如果不是事先看到了关于湖光岩国家地质公园形成原因的介绍,不是在景区首先参观了关于湖光岩景区内玛珥湖形成的图文展览,或者不是亲眼看到了那些在湖底静静躺着的只有火山岩浆涌到地面快速冷却才会形成的充满气孔的黑色岩石,那么对于大多数游客而言,这里也就仅仅是个四周隆起如丘、中间低洼如盆的山地湖泊。很难让普通游客联想到会与火山有什么关系。因此,最先证明这是坐在火山口上的湖泊的,无疑对后人了解这个湖泊的成因,是个非常重要的贡献。
从湖泊成因考察角度讲,如果没有前人已经证明的事实介绍可供参考的话,那么证明它是火山口湖泊的一个重要证据,就是湖盆水边裸露地面的,充满气孔并且气孔排列有一定走向的,向湖心方向略微倾斜并且呈弧型排列的一层层黑色岩层了。湖底绝大部分被湖水淹没,裸露的湖底又有相当一部分被沙滩掩埋,但是靠近公园东门一侧的湖底,却保留有大面积的陆地向水体过渡的由芦苇等草本植被覆盖的典型的湿地草地景观。在这草丛中间,就是那些可以证明湖泊身世的满身“伤痕”却依旧一层层整齐排列并以同心圆弧形向湖心倾斜的黑色或略带红色的火成岩;还有就是在这黑色的岩块中间,偶尔还可以看到几个犹如玫瑰初放形状的很小很小的岩浆喷出口了。
景区的湖泊,远看是个一体水面,但近究却分东西两湖。虽然平时两湖水面相连,但实际中间却有一道分水岭,若隐若现地淹没在湖水之中,而且在分水岭裸露的地方,可以清楚地看到湖底岩层倾斜方向的不同。据此可以大体判断,这里应当曾经发育有两个相邻很近但又各自独立的火山口,后来由这两个火山口形成了目前的火山口盆地湖泊。
湖光岩地质公园无论从自然风景还是科普宣教,对于游人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也难怪被评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了。但是,进入公园,在公园做的一些建筑或雕塑上,却感觉到在这样著名的具有国家品牌和国际品牌的景区内不应有的“败笔”,即使用了做工粗糙的仿石建筑,比如立于西门入口处的写有“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巨石”标志,公园内岩壁下寺庙前的水泥仿石护坡,以及立于湖边的“姜太公钓鱼”的巨型雕塑。对于自然景区而言,只有“自然”的才是维护景区自然风格的灵魂,而人工的,尤其是做工粗糙的人工之物,无疑是对自然之美的一种“百害”的改造。
三、湛江绿塘河城市湿地公园考记
湛江绿塘河城市湿地公园,位于湛江市霞山区市中心北侧的新建城区,是建设部批准的第五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公园沿西北——东南流向的绿塘河而建,呈狭长形状,全长大约三公里多,河水最后流入湛江港附近的海湾,然后再经海湾与其他水流一起汇入南海,公园两侧是新起的、待起的或在建的住宅或商业建筑。显然这里将要成为人口稠密,街道繁华的城市地段了。
绿塘河湿地公园主要由中间的一条不宽的河沟、旁边一侧的串珠状水塘、周边种满各色植物的绿地,以及其中开辟的大众健身场所组成。特别是沿河沟种植的植被几乎把河沟全部遮挡在路人视线之外了。走近河沟,才能隐约闻到从河沟散出的城市生活污水的一丝味道。原来,不论绿塘河很早以前曾否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河流,但起码在公园建设之前已经成了城市污水排行入海的露天通道,而从目前已经建成的公园对污水沟两侧植被的处理情况来看,公园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整地绿化的方法,改造这里的景观环境;通过河沟两侧植被密植以及选择种植一些有利于水体净化的植被的方式,改造这里的水环境和空气环境。进而最终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休闲场合,以及为引资开发周边地产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绿塘河湿地公园在两天内去了两次,先是刚到湛江当天从湖光岩风景区回到市区的傍晚,考虑到按照此次行程,在第二天午前必须离开湛江的计划,在七点左右天刚黑还没有入住宾馆之前,先就去了公园。七点左右可能正是住家晚饭时候,街上车辆、行人很少,公园里就更是静得无声。因为天晚不便照相,所以也就在里面匆匆看个大概,直到后半程时,才见几个饭后散步或健身的游人。公园里石板铺就的曲曲小路旁灯柱上散着微弱的亮光,照在路上、照在树丛、照在草地,更显得公园的幽静。一个人,背一个背包,内装两三万的设备,真还有点心里发怵。如果抛开对时下社会治安的担心,说实话,这个环境还真是让人有点多待一会儿的感觉。
为拍几张照片,第二天天一亮又打车去了一趟。还是沿头晚大致路线,一路再看,一路拍照,对头晚看的更加深了印象。
绿塘河湿地公园基本上是按城市园林风格建设的,不过其中少有城市园林多见的装饰建筑,因此园内更显肃静和素净。说其算是城市园林风格,主要是其中植被的搭配及改造。绿塘河公园作为湿地公园,不仅在湿地利用与改造等硬件方面做了文章,比如对河沟和水塘的处理,而且在湿地保护宣传软件方面也做了文章,即在公园显要位置竖立石碑,上面雕刻着关于湿地保护的警示语。
个人认为,绿塘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一些理念,是值��其他一些湿地公园学习借鉴的。
四、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失考记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20278.8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7256公顷,是我国大陆沿海红树林面积最大、种类最多、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说是集中,其实只是相对,因为湛江天然红树林并不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而是在湛江市行政辖区内雷州半岛东西沿海的多个城市,比如湛江市麻章区、波头区、东海岛以及廉江市、雷州市、徐闻市、遂西市等沿海滩涂。按照我的此行计划,并没有那么贪心。
此行考察只是计划去其中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与东海岛之间海峡两侧的一小部分,选择这里只是距湛江市区最近的理由。然而遗憾的是,本想从湖光岩景区出来就近考察一下这里,但结果证明,事先的计划太简单了。这里既无明显地理边界,也无方便代步工具。特别是要想接近或进入红树林区,没有船只代步是万不能行的。而要想找到船只,不仅会增加开支,关键是一时也不清楚去哪里寻找。因为计划中湛江最多只停留一天半时间,除去湖光岩和绿塘河不说,就按实际处境,仅要实现湛江红树林考察,一天半时间恐怕也未必就够。因此,此行的湛江红树林考察基本以失败告终。
开始到达湛江是元月二日中午之前,再立刻打车到湖光岩是十二点半。本想用两到三个小时结束湖光岩的考察,结果因绕湖边查看湖泊成因证据,同时也为仔细看看火山湖泊的特征,到结束考察已近十七点钟。于是又立刻打车到东海岛应有红树分布的一个渔村,想趁天黑之前,一睹湛江红树的“冰山一角”。结果到了渔村才发现距红树林还有一眼望不到的距离,如果再驱车绕路到达那里,恐怕要早已日落。无奈只能返回到大陆与岛屿之间连接的那条越海大堤上。这里尚可远远一睹那屹立于潮水之中像一座座浮岛般的红树。只可惜距离较远,并且天色已暗,远远地看了,也远远地拍了几张照片,就算第一次来此的纪念吧。
由于对湛江红树林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考察,所以也没有太多的认识与评论。不过,有两点看到的或听到的问题倒是还可以简单说说:一是由于东海岛一侧沿海滩涂被大面积开发成养殖水域,许多红树林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且这种开发似乎还在继续着;二是前些年修筑的连接陆岛的越海大堤拦腰截断了岛屿一侧海湾海水的流动,改变了红树林原有的适生环境,使得大堤背流一侧的红树林已经渐渐退化,乃至消失了。这前一个说法是资料里和此行中亲眼看到的,而后一个说法是载我去红树林考察的出租司机告诉的。